中國
China
我國牽頭的全球首個家用直流插頭插座國際標準在IEC成功立項
2025年9月,由我國提出的《家用和類似用途直流插頭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家用和類似用途直流插頭插座 第2部分:標準活頁和量規》兩項國際標準提案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成功立項,將填補該領域國際標準空白。
長期以來,家庭及類似場所的電力供應主要采用交流電系統。隨著光伏發電、風電、儲能技術以及各類直流電子電器的快速發展,直流電的應用潛力日益凸顯。相較于交流電,直流供電系統在特定場景下能有效減少電能轉換環節的損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家用直流插頭插座是新型電力系統中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用于直流供電電源與直流電子電器之間關鍵的電氣連接。此前,家用直流插頭插座領域缺乏統一的國際標準,成為制約直流技術更廣泛、安全進入實際應用的瓶頸之一。
該兩項國際標準將規定家用和類似用途直流插頭插座的防觸電保護、結構、機械性能、電氣性能和型式尺寸等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以及防觸電保護、材料阻燃、電弧防護等多方面的技術要求,為建筑中直流供電電源和直流電子電器搭建安全電力傳輸“橋梁”。
該兩項國際標準提案由中國專家作為項目負責人,將聯合來自英國、德國、意大利、約旦、挪威、比利時等國專家深入開展技術研討和試驗驗證,推動兩項國際標準高質量完成,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多項食品接觸材料測定國標即將正式實施
近期,5項食品接觸材料的測定國家標準過渡期將滿,將于2025年9月16日正式實施,屆時針對食品接觸材料中相關成分的測定方法將全面切換,建議企業調整合規策略,切換測試方法,確保產品合規。
標準信息如下:
*這些標準于2025年3月27日由國家衛健委公布
? GB 31604.30-2025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的測定和遷移量的測定
?GB 31604.31-2025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殘留量和遷移量的測定
?GB 31604.61-2025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2,2,4,4-四甲基-1,3-環丁二醇遷移量的測定
?GB 31604.62-2025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N-亞硝胺類化合物遷移量和釋放量的測定
?GB 31604.63-2025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4,4'-聯苯二酚和1,1'-磺酰基二(4-氯苯)遷移量的測定
更新要點
· 此次發布的6個測試方法中,鄰苯為更新方法,重點調整了≥50%乙醇的浸泡前處理方法。增加了含油脂模擬物鄰苯遷移量的測試方法。
· GB 31604.31新版明確增加了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含量和遷移量的測定。
· 新制定了亞硝胺類物質遷移量和釋放量的測試方法,彌補了GB 4806.11-2023橡膠新版要求中亞硝胺有要求無標準測試方法的空白。
新制定了2,2,4,4-四甲基-1,3-環丁二醇和4,4’-聯苯二酚和1,1’-磺酰基二(4-氯苯)遷移量的測試方法,為改性PCT(Tritan)和PPSU材質的合規判定增加了標準依據。
智能坐便器能效水效標準更新升級
2025年8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新版智能坐便器能效水效強制性國家標準GB 38448-2025《智能坐便器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級》。新標準首次將簡易型智能坐便器納入監管范圍,全面提升能效水效指標。
此次修訂的標準覆蓋產品范圍更全面,針對無溫水清洗功能的簡易型智能坐便器,首次設定能效水效限定值,填補行業空白;技術指標更嚴格,與上一版相比,新標準要求更節電節水,普通型含坐圈加熱功能的產品能效限定值(單位周期能耗)從0.06kW·h改為0.048kW·h,用電量減少20%;清洗平均用水量從0.7L改為0.6L,用水量減少14%;測試體系更完善,規定了單位周期能耗、清洗/沖洗用水量、水封、坐圈加熱、待機功率等技術要求,明確試驗方法與測試裝置規范。
新標準將于2027年4月1日起實施,將有效優化提升產品的加熱系統、水流控制等核心技術,擴大高品質智能坐便器供給。
洗碗機能效水效新國標發布
2025年8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新版洗碗機能效水效強制性國家標準GB 38383-2025《洗碗機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級》。
此次修訂發布的標準,在技術要求、指標分級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優化提升,提高能效水效準入要求,引導行業高質量發展。
與上一版相比,技術指標更嚴格,更節電節水。以能容納16套餐具的洗碗機為例,新版標準1級耗水量約10.1升,較原標準用水量減少約20%;新版標準1級耗電量約0.56千瓦時,較原標準用電量減少約36%。核心性能指標更完善,新增噪聲技術指標,明確干燥指數、清潔指數要求。適用場景更豐富,將嵌入式、獨立式、臺式等不同安裝類型,以及帶烘干、消毒等功能的產品納入范圍,符合市場產品多樣化趨勢。
新標準將于2027年4月1日起實施,將為洗碗機能效水效標識制度實施提供技術支撐,推進洗碗機節能節水、智能洗滌等核心技術研發,推動新產品研制,倒逼行業技術升級,促進行業綠色轉型。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發布電池認證新規
2025年8月8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發布了CQC-C0902-2025《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細則 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試行)》。
新實施細則CQC-C0902-2025發布之前,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產品的強制性認證是依據《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電子產品及安全附件》CQC-C0901-2023執行的。
自2025年8月15日之日起,《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細則 電子產品及安全附件》(CQC-C0901-2023)不再適用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認證委托人需按照新版實施細則《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細則 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試行)》(CQC-C0902-2025)申請認證。
此前已經頒發的舊版規則/細則且有效的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可繼續使用,認證證書轉換工作采取到期換證、產品變更、標準換版等自然過渡的方式完成。
歐盟
European Union
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發布輕型運輸工具電池碳足跡的計算和驗證方法
歐盟醫療器械MDR/IVDR將迎來重大修訂
2025年9月,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正式發布了一項針對性修訂倡議,擬對《醫療器械條例(MDR)》和《體外診斷醫療器械條例(IVDR)》進行重要調整。此次修訂旨在回應業界多年呼吁,解決當前法規執行中出現的“流程復雜、成本高昂、市場準入難”等問題。
官方倡議書
背景:MDR/IVDR實施困境頻出
自MDR和IVDR分別于2021年和2022年正式實施以來,歐盟醫療器械市場面臨嚴峻挑戰:
公告機構(Notified Bodies)資源不足,認證周期長、不一致;
中小企業(SMEs)難以承擔高額合規成本,多款產品面臨退市風險;
創新產品上市緩慢,患者可用設備種類減少,甚至出現短缺風險。
盡管歐盟已多次延長過渡期(至2027–2029年),但根本性問題仍未解決。歐洲議會、多個成員國及行業組織持續呼吁進行結構性改革。
修訂目標:更簡化、更透明、更高效
本次修訂倡議明確提出以下方向:
? 減少行政與報告負擔,簡化認證流程;
? 提高法規的可預測性和成本效益;
? 實施風險比例原則,低風險設備適用更靈活評估;
? 推動數字化和國際化合作(如認可MDSAP等國際審計結果);
? 加強與其他法規(如《電池指令》《人工智能法案》)的協調性。
時間線:意見征集僅開放至10月6日!
歐盟委員會將于2025年9月8日至10月6日期間開放“證據征集”(Call for Evidence),邀請制造商、公告機構、醫療機構、患者組織、學術界等各方提交反饋。
修訂草案預計在2025年第四季度發布,并提交歐洲議會和理事會審議。
對企業意味著什么?
中小型企業將受益:合規成本降低,市場準入更便捷;
創新產品更快上市:簡化流程加速創新醫療器械落地;
國際企業更易進入歐盟:通過國際合作與互認機制減少重復評估。
參與反饋
企業、機構和個人可通過歐盟Have Your Say平臺提交意見(支持24種歐盟官方語言)。
反饋平臺地址:ec.europa.eu/info/law/better-regulation/have-your-say/initiatives/14808-Medical-devices-and-in-vitro-diagnostics-targeted-revision-of-EU-rules_en
結語
歐盟此次修訂釋放出明確信號: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法規應更貼近市場實際,支持創新與中小企業生存。這對全球醫療器械企業而言是一項重大利好消息。
歐盟就“透明人工智能系統行為準則”發起征詢,TIC理事會將參與準則起草
2025年9月,歐盟委員會發布公眾咨詢及利益表達邀請,旨在制定“透明人工智能系統行為準則”(Code of Practice on Transparent AI Systems)與相關指南。該準則作為履行《人工智能法案》第50(2)與50(4)條的合規工具,目標是確保公眾明確知曉何時正在與人工智能系統互動,并對人工智能生成/操控的內容進行明確標識。
公眾可于10月2日前提交反饋意見,并通過表達意向參與準則草案的起草工作。TIC理事會將注冊參與此次準則制定。
原文鏈接:
https://ec.europa.eu/eusurvey/runner/ConsultationArt50AIATransparency
EA發布多邊互認標志(EA MLA Mark),加強認可機構國際信任
2025年9月1日,歐洲認可合作組織(European Co-operation for Accreditation, EA)正式推出EA多邊互認標志(EA MLA Mark),作為EA成員機構及其認可的合格評定機構(CABs)展示其能力、合規性和可信度的新工具。帶有該標志的報告或證書,可幫助市場或監管機構確認相關文件由認可機構出具,其結果和服務具有可信性。在歐盟內部,各國主管部門應認可和接受由歐盟認可機構簽發的結果,該標志有助于快速識別合規報告。
原文鏈接:
https://european-accreditation.org/launch-of-the-ea-mla-mark-1st-september-2025/
歐盟CE自愿性證書不得出現“certification”字樣及CE標志
2025年9月,為消除消費者對證書性質的誤解,確保CE標志作為歐盟強制性符合性聲明的權威性和清晰度,歐盟再次重申CE標志的使用規則,禁止在CE自愿性證書出現“certification”字樣及CE標志。早在2022年6月29日,歐盟就發布了COMMISSION NOTICE《The‘Blue Guid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U product rules 2022》要求CE標志的使用規則。歐盟市場準入離不開對法規細節的準確把握,其中,關于自愿性證書的限制性規定尤為值得關注。
歐盟委員會在官網上強調了關于產品符合性評估的具體要求,特別指出了自愿性證書中不得使用“certification”、“independent third party”等字樣,且嚴禁出現CE標志。
歐盟官網公告如下:
https://single-market-economy.ec.europa.eu/single-market/goods/building-blocks/conformity-assessment_en
歐盟POPs法規將修訂PBDEs的限值
2025年7月24日,歐盟委員會批準一項授權草案C(2025)4797,修訂歐盟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法規(EU) 2019/1021,擬進一步收緊POPs法規附錄I的A部分中多溴二苯醚(PBDEs)的限值要求。該草案將發布于歐盟官方公報(OJEU)上,并自其在歐盟官方公報公布之日起第20天生效。
該草案主要修訂“附件I的A部分表格中第四欄第2點”的內容,修訂草案與現行要求的對比如下:
SVHC咨詢清單物質已發布
2025年9月1日,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對3項SVHC意向物質展開公眾咨詢。公眾咨詢將于2025年10月16日結束,在公眾咨詢期結束前,各利益相關方均可向ECHA提交評議意見,ECHA將對反饋意見進行評議,通過評議的物質將被正式加入SVHC候選物質清單。
此外,歐盟已于2025年6月27日至8月11日期間對十溴二苯乙烷(DBDPE)組織了SVHC咨詢,目前正處于意見評議期,這將進一步推進限制溴系阻燃劑的工作,EMTEK建議企業密切關注SVHC物質識別狀態。
目前,SVHC咨詢清單物質共4項,意向清單物質1項,清單如下表:
歐盟提議豁免玩具中特定用途的鈷
2025年7月9日,歐盟委員會提議修訂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的附件II附錄A,添加了有關鈷(cobalt)的項目:
該修訂預計將于2025第4季度在歐盟《官方公報》(OJEU)正式公布。歐盟成員國須在該修訂公布的6個月內批準和通過該修訂。歐盟成員國須從公布的7個月后起執行該修訂的規定。
注釋:
附錄A:《CMR物質清單及其根據第III部分第4、5和6點規定的允許用途》
歐盟EN 18037:2025《行業網絡安全評估指南》將于2025年9月30日出版!
歐盟制定的EN 18037:2025將于2025年9月30日生效,這是歐盟首份“行業網絡安全評估指南”,用統一基于風險的方法讓移動網絡、公共交通、電子醫療等多方系統迅速對齊ICT安全等級與認證,降低合規成本、增強跨組織信任。
EN 18037:2025的核心目的:
為復雜、多方參與的行業ICT系統提供統一、可復用且基于風險的網絡安全評估框架,從而既滿足《歐盟網絡安全法》《網絡彈性法案》等法規的合規要求,又降低跨組織協作成本、提升整體數字生態信任度。
EN 18037:2025的關鍵條款:
1、業務流程情境化:從分析行業ICT系統所支持的業務流程以及各利益相關者相應的業務目標入手,識別對安全實施至關重要的主要和支持資產。
2、資產與系統映射:映射利益相關者控制范圍內與保護主要資產相關的ICT系統、產品和流程,并深入研究行業系統架構以詳細了解其預期用途。
3、網絡威脅情報(CTI):利用CTI收集有關相關攻擊者類型、其動機和能力的見解,以便優先考慮最值得進一步分析的風險場景,優化分析資源的使用,并支持定制網絡安全和保障要求的分配。
4、風險評估:根據網絡安全事件對業務目標的影響以及此類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進行風險評估,可能性源于通過CTI確定的攻擊者動機和能力。
5、參考級別:引入了內部風險、安全、保障和攻擊潛力的參考級別系統,這些級別共同支持網絡安全風險定義的一致性,并且符合ISO/IEC 27005的風險數據可以轉移到ISO/IEC 15408系列框架中,用于規定保障要求,兩者結合能夠對網絡安全和保障需求進行強有力的基于風險的定義。
歐盟擴大REACH法規附錄XVII中CMR物質清單!
2025年8月11日,歐盟在其官方公報上發布(EU) 2025/1731法規,擴大了REACH法規附錄XVII第28、29和30條款中第1B類CMR(致癌,致突變或生殖毒性)物質清單。
此次修訂新增了16項1B類CMR物質和1項豁免條款。
主要更新內容如下:
? 新增16項1B類CMR物質的信息
? 新增了1項豁免條款
URL:
https://eur-lex.europa.eu/eli/reg/2025/1731/oj/eng
印度
India
印度推進電子產品安全標準統一化進程
2025年8月,印度電子信息技術部(MeitY)宣布了一項重大的標準化改革計劃,將把目前受兩套不同安全標準管制的42個電子產品類別統一遷移至全球最新的IS/IEC 62368-1:2023(第4版)標準,這一舉措標志著印度電子產品安全認證體系向國際化標準的重要跨越。
一、標準整合勢在必行
長期以來,印度電子產品市場一直采用雙軌制標準體系:IS 13252(第1部分):2020主要規范電子和信息技術產品,而IS 616:2017則專門針對音視頻設備。這種分割式的標準管理不僅增加了制造商的合規成本,也制約了技術創新的步伐。新標準IS/IEC 62368-1:2023采用了更為先進的基于風險評估的安全理念,相比傳統的產品分類方法,能夠更全面地識別和防范電氣沖擊、火災及其他安全隱患。
7月11日舉行的利益相關方會議確定了具體的遷移路徑。來自IS 13252標準的27個產品類別和來自IS 616標準的15個產品類別將全部納入新標準體系,涵蓋了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到電視機、音響系統等消費者日常使用的主要電子設備。
二、AR/VR設備獲得專門關注
此次,印度政府決定為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設備創建全新的產品類別。這一決策反映了印度對新興技術領域的前瞻性布局。據印度品牌資產基金會(IBEF)數據顯示,印度AR/VR市場預計將以38%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發展,到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0.7億美元。
目前,AR/VR設備在印度市場往往被歸類為自動數據處理機(ADPM)或視頻顯示單元(VDU),這種模糊的分類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技術快速發展的需要。新類別的設立將為這一新興產業提供更清晰的監管框架,有助于推動相關技術的健康發展。
三、實施時間表與過渡安排
根據會議確定的時間表,42個傳統產品類別的標準遷移將在通知發布后三年內完成,這為制造商提供了充足的適應時間。對于AR/VR設備,政府最初計劃設定六個月的實施期,但考慮到行業的實際情況,可能會延長至一年。
在過渡期管理方面,政府展現了務實的態度。對于已經獲得有效R編號的注冊產品,在保修或維護期間的產品更換將得到特殊考慮,確保不會因標準遷移而影響消費者權益。同時,印度標準局(BIS)將加快實驗室認證進程,確保有足夠的檢測機構能夠支持新標準的實施。
四、國際接軌的戰略意義
IS/IEC 62368-1:2023標準的采用標志著印度電子產品安全監管體系與國際主流標準的全面接軌。該標準已在美國、歐盟等主要市場得到廣泛應用,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全球知名制造商都采用這一標準進行產品設計和測試。
這一標準化進程不僅將提升印度制造產品在國際市場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也為印度成為全球電子制造中心的目標提供了重要支撐。隨著印度智能手機普及率預計從2020年的54%增長到2040年的96%,統一的安全標準將為快速增長的電子消費市場提供更好的保障。
印度此次標準遷移行動充分體現了其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對產品安全和技術創新的高度重視,預計將對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產生積極影響,進一步鞏固印度在全球電子制造業中的重要地位。
印度發布特種設備安全認證流程
2025年7月30日,印度國家通信安全中心(NCCS)發布了關于特種設備(HSE)安全認證流程的通知,指出此類設備必須遵守TEC的相關指導原則。依照TEC規定,HSE是針對有使用專用電源、冷卻、存儲或處理要求的電信/相關ICT設備。
該通知介紹了特種取得臨時證書的流程,允許持有臨時ER證書的申請人通過MTCTE門戶網站申請安全認證。
印度簡化EoS/EoL電信設備安全認證的流程
2025年7月30日,印度國家通信安全中心(NCCS)簡化了”終止銷售(EoS)”與”終止生命周期(EoL)”電信設備的安全認證流程。制造商現不再需要提交測試報告以證明ITSAR合規性,而只需聲明EoS/EoL日期并提交符合性聲明(SDoC)即可申請暫時性安全認證證書。該證書的有效期為五年或至EoL日期,以日期較近者為準。
印度擬修訂電信設備用太陽能光伏(SPV)電源通用要求
2025年8月8日,印度通信部向WTO組織提交通報G/TBT/N/IND/391,擬修訂電信設備用太陽能光伏(SPV)電源的通用要求,包括產品功能/操作要求、質量要求、環境要求、EMI/EMC要求、安全要求以及產品類別/配置的各種要求等(標準編號TEC66090:2025,舊編號TEC/GR/TX/SPV-003/04/JAN-17)。
意見反饋截止日期:2025年10月7日。
美國
America
美國FCC廢除一些過期法規
2025年9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通過了一項直接最終規則(Direct Final Rule), 這是FCC廣泛去監管舉措的一部分,旨在廢除過時、陳舊或不必要的法規。這一行動就是“刪除、刪除、刪除”程序(GN Docket No. 25-133)的一部分,該程序旨在使委員會的監管框架現代化。主席Brendan Carr稱贊這一行動是削減繁文縟節和使法規現代化的重要一步。
此次行動將廢除11項過時的規定條款,至少減輕39項監管負擔,并刪除《聯邦通信委員會聯邦法規匯編》(CFR)中的16頁內容。其中包括取消對電話亭關閉的限制、模擬電視接收器的字幕要求、20年前已失效的拍賣義務以及對早已廢除的電報規則的引用。
這些規則被認為過時的原因是:
· 過時的技術(例如,模擬電視字幕、電報服務)
· 已過期的最后期限(例如,2005年到期的拍賣成本分攤規則)
· 不相關的市場狀況(例如,對電話亭的規定)
這項直接最終規則在發布后60天生效,除非被撤銷。 附錄A列出了此次被廢除的具體規則,而附錄B更新了內部授權規則,允許聯邦通信委員會的各局和辦公室在符合《行政程序法》的正當理由豁免的情況下,無需全體委員會投票即可廢除規則。
該行動在《聯邦公報》上公布后,公眾有10天的時間提供意見。期間如果未收到重大不利意見,本次程序中確定的規則將被廢除。
以下規則已被廢除,因其被認為過時、不相關或不再符合公眾利益:
來自FCC 25-40附錄A:
· 第1部分 - 實踐與程序(§1.789:已刪除并保留)-與14年前廢除的電報法規有關。
· 第24部分 - 個人通信服務(第24.239條至第24.253條:已刪除并保留)-與拍賣后成本分攤義務有關,已經于2005年到期。
· 第63部分 - 公共承運人服務(第63.65條:已刪除并保留)-關閉公共收費站點(如電話亭)需提交一式五份文件。
第79部分 - 視頻節目的可訪問性(第79.101 條:已刪除并保留)-監管模擬廣播電視接收機的字幕功能。
美國國家電動汽車基礎設施方案指南宣告生效
2025年8月14日,美國交通部聯邦公路管理局(FHWA)向WTO組織提交通報G/TBT/N/USA/1887/Add.2,宣布FHWA修訂的國家電動汽車基礎設施(NEVI)公式計劃臨時最終指南的可用性。本臨時最終指南更新了現有的NEVI公式計劃指南,使其與清晰明確的法定語言保持一致,以便簡化并為計劃的實施提供靈活性。
本臨時最終指導文件于2025年8月13日生效。同時FHWA就進一步的適當變化尋求評議,并將根據收到的評論意見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的修改。意見必須在2025年8月27日或之前收到。在可行的情況下,將考慮遲交的意見。
美國標準UL 62368-1:2025(第四版)于2025年7月31日正式發布
繼國際標準IEC 62368-1:2023(第四版)與歐盟標準EN IEC 62368-1:2024(第四版)相繼發布后,美國標準UL 62368-1:2025(第四版)于2025年7月31日正式發布,并于當日被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NSI)采納為美國國家標準。
UL 62368-1:2025的發布標志著美國音視頻、信息和通信技術設備(AV/ICT)的安全規范又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新版UL 62368-1:2025相對于舊版本UL 62368-1:2019/R:2021主要更新如下:
更新一:不再接受傳統標準IEC 60950-1(IT設備)或IEC 60065(音視頻設備)認證的組件/零部件。依賴傳統標準認證的組件/零部件的制造商需緊急審查BOM清單,預計各制造商仍有不少組件/零部件需重新認證或替換;
更新二:更新了紐扣電池的結構要求,增加了UL 4200A(含紐扣電池產品的安全標準)要求;
更新三:更新了外部電路要求的相關表格,修正外部電路分類的定義以對應標準IEC TR 62102,且對不同類別外部電路的過電壓值也做了修訂更正;
更新四:更新了防火外殼開孔的要求,主要修正了側面開孔的尺寸要求;
更新五:更新了無線充異物測試的要求,明確測試前應該對準或輔助對準無線充和被充產品線圈的中心位置,并且增加了Part A(先上電再放異物)Part B(先放異物再上電)兩種測試狀態;
更新六:對于產品中作為安全防護的保險電阻,增加了保險電阻需符合IEC 60127-8的要求;
更新七:更新了液冷組件的要求,針對超過1升容量的模塊化液冷系統(LFC),制定泄漏檢測、流體兼容性、壓力釋放等新要求。適用于AI服務器、高性能計算設備等先進散熱場景;
更新八:大量更新了可充電鋰電池的相關要求。新增對固定式鋰電池系統的強制要求,覆蓋數據中心備用電源、大型儲能裝置等非便攜設備。對于有分段參數的電池,明確增加分段測試等;
更新九:針對網狀/格柵結構的設備,使用透氣性材料的設備,和表面有泡沫/織物覆蓋的設備,增加外部熱源引發的火災蔓延測試。
相關鏈接:
https://www.shopulstandards.com/ProductDetail.aspx?productId=UL62368-1_4_S_20250731
澳大利亞
Australia
澳大利亞發布電氣儲能設備安全標準
2025年7月1日,澳大利亞標準協會發布《電氣儲能設備 - 安全要求規范》(SA TS 5398:2025)。該規范由EL-005二次電池委員會編制,參考了AS 62040.1:2019和 2018年《電池最佳實踐指南》等重要文件,聚焦電氣、機械、熱、火災和輻射等多種危害,明確了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和進口商需滿足的最低安全要求。其適用范圍廣泛,涵蓋交流和直流 EES設備,包括預組裝集成電池儲能系統(BESS)設備、預組裝電池系統(BS)設備、模塊化組裝電池設備等,且對設備的技術參數有明確界定,如額定輸入/輸出功率不超過100kW,額定容量在特定條件下為1kWh至200kWh等。
在危害防護方面,規范詳細規定了針對故障和異常情況、短路和過載、電擊、電氣能量、火災等多種危害的防護措施,涉及設備的布線連接、隔離斷開裝置、儲能源等多個環節。同時,明確了類型測試要求,包括機械測試、電氣測試、異常操作測試等眾多項目,以確保設備的安全性。
此外,規范對設備的信息和標識提出要求,包括標記的耐久性、名稱牌的型號及額定值標注等;還強調了電氣儲能安全合規的具體內容,如外殼、電池模塊、隔離器等的安全標準。對于特定儲能技術,分別針對鋰電池和鉛酸電池技術提出了要求。
澳大利亞加強空調設備環保限制
澳大利亞政府宣布,202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的空調設備進口和制造限制措施,禁止使用高全球變暖潛能值氫氟碳化物(HFC)制冷劑的小型多頭分體式空調系統的進口和制造。這一舉措標志著澳大利亞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根據澳大利亞氣候變化、能源、環境和水務部(DCCEEW)發布的新規定,此次禁令將適用于全球變暖潛能值超過750的制冷劑設備,主要針對室外機冷媒充注量在2.6千克或以下的多頭分體式空調系統,包括變制冷劑流量(VRF)系統。這些設備如果設計用于為室內空間提供舒適的制冷或制熱服務,且使用全球變暖潛能值高于750的HFC制冷劑,即使在進口時未充注制冷劑也將被禁止。
該禁令是澳大利亞分階段淘汰高全球變暖潛能值制冷劑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24年7月1日,澳大利亞就已經對小型單頭分體式系統、便攜式設備以及窗式或壁式空調實施了類似禁令。此次新規進一步擴大了限制范圍,體現了澳大利亞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堅定決心。
新規的實施將直接影響使用R410A等高全球變暖潛能值制冷劑的設備進口。R410A的全球變暖潛能值高達2,088,遠超750的限制標準。與此相對,R32制冷劑的全球變暖潛能值為675,R290(丙烷)的全球變暖潛能值更是低于5,這些低全球變暖潛能值制冷劑將成為市場的主流選擇。
澳大利亞啟動2 GHz移動衛星服務頻段分配征求意見
澳大利亞通信和媒體管理局(ACMA)于2025年7月9日正式啟動為期六周的公眾咨詢程序,就2 GHz移動衛星服務(MSS)頻段分配的設計和關鍵技術參數征求各界意見。這一舉措標志著澳大利亞在全球衛星通信競爭中邁出了重要一步,有望為該國未來的直連設備衛星服務和物聯網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咨詢涉及的2 GHz頻段包括1980-2005 MHz和2170-2195 MHz兩個25 MHz的頻段,專門用于澳大利亞全國范圍的移動衛星服務。ACMA的規劃顯示,該頻段不僅支持傳統的移動衛星服務,還將允許運營商部署補充地面組件(CGC)和直連空對地通信服務(DA2GC),為未來的衛星-地面一體化網絡奠定基礎。
這一頻段的重新規劃歷程可追溯至2019年。當時,ACMA啟動了對2 GHz頻段的全面審查,以回應業界對移動衛星、無線寬帶和直連空對地通信等新應用日益增長的需求。經過兩年的深入研究和廣泛咨詢,ACMA于2021年1月做出決定,將該頻段重新規劃為移動衛星服務專用頻段。
當前,全球衛星通信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直連設備(D2D)衛星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普通智能手機無需特殊設備改裝即可直接與衛星通信成為現實。這一技術突破為偏遠地區提供通信覆蓋、應急通信和物聯網應用開辟了全新可能。
移動衛星服務協會(MSSA)的成立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勢。該協會由Viasat、Terrestar Solutions、Ligado Networks、Omnispace和Yahsat等全球領先的衛星運營商組成,致力于推進L頻段和S頻段頻譜在直連設備和物聯網生態系統中的應用。澳大利亞此次對2 GHz頻段的分配,正是順應這一全球趨勢的重要舉措。
在技術發展方面,5G非地面網絡(NTN)標準的推進為移動衛星服務開啟了新的篇章。這些標準支持衛星網絡與地面移動網絡的深度融合,為用戶提供無縫的全球連接體驗。澳大利亞作為地廣人稀的大陸國家,在偏遠地區通信覆蓋方面面臨獨特挑戰,移動衛星服務的發展對于實現真正的全國通信覆蓋具有重要意義。
澳大利亞在衛星直連移動服務監管方面已經走在前列。ACMA此前已確認,基于國際移動通信(IMT)標準的衛星直連移動服務可以在澳大利亞全國頻譜許可證框架下運營,無需額外的ACMA授權。這一監管明確性為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確定性保障。
此次公眾咨詢將持續至2025年8月20日,ACMA鼓勵所有利益相關方積極參與,為澳大利亞移動衛星服務的未來發展貢獻智慧。這一歷史性的頻譜分配決策,不僅將重塑澳大利亞的通信版圖,更將為全球移動衛星服務的發展提供重要借鑒。
澳新兩國強化洗衣機安全標準
2025年8月,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標準化組織發布重要通知,對家用前裝式洗衣機安全標準實施重大更新,旨在加強兒童安全防護措施。新的AS/NZS 60335.2.7標準系列修訂版將分階段實施,其中關鍵的兒童防護條款將對洗衣機設計和認證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最新發布的信息通知,AS/NZS 60335.2.7:2024標準已于2024年11月29日正式發布,并設置了三年過渡期供制造商調整產品設計。同時,AS/NZS 60335.2.7:2020標準的重要修正案1也于2024年6月28日發布,其中備受關注的條款20.106將在2年過渡期后全面生效。這一系列標準更新標志著澳新兩國在家電安全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新標準的核心焦點是防止兒童意外啟動洗衣機和陷入設備內部的安全風險。標準要求洗衣機必須配備雙重動作開關機制,即啟動洗滌周期需要進行兩個獨立的操作動作,這將顯著降低兒童意外啟動設備的可能性。這一設計要求的背后,是對近年來發生的兒童被困洗衣機內部事故的積極回應。
新標準特別針對具有大容量滾筒的洗衣機制定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對于門體開口大于200毫米且滾筒容積超過60立方分米的設備,除了雙重啟動機制外,還必須配備額外的兒童防護功能。這些功能包括限制兒童接觸設備內部開關的防護措施,以及在遠程操作時的特殊安全協議。從制造商如果能夠提供符合AS/NZS 60335.2.7:2024標準或AS/NZS 60335.2.7:2020(包括2024年修正案1)的合規測試報告,則可以獲得完整的5年認證期限。這一政策設計既確保了安全標準的嚴格執行,又為主動合規的企業提供了激勵機制。
新標準的實施還涉及對現有設備的過渡安排。在過渡期內,舊版標準AS/NZS 60335.2.7:2020仍然有效,這為制造商提供了充足的時間來調整產品設計和生產線。然而,自2026年6月28日起,未經修正案條款20.106評估的產品將無法繼續獲得AS/NZS 60335.2.7:2020修正案1的認證,這實際上設定了強制合規的最后期限。技術層面的更新還包括對測試探頭標準的調整。新標準引入了Test Probe 19(適用于36個月以下兒童手指)的測試要求,并明確規定鼓式洗衣機的聯鎖開關不得被Test Probe 18(適用于36個月以上兒童手指)觸及。這些精細化的測試要求體現了標準制定者對不同年齡段兒童安全需求的深入考慮。
澳大利亞實施電動微交通設備強制安全標準
2025年8月,新南威爾士州正式成為澳大利亞首個對電動微交通設備實施嚴格安全標準的州,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舉措旨在應對日益增長的鋰離子電池火災風險。根據《2017年燃氣和電力(消費者安全)法案》,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電動滑板、自平衡滑板車以及為這些設備供電的鋰離子電池現已被列為"指定電氣用品",必須符合規定的強制性安全標準才能在新南威爾士州銷售。
鋰離子電池火災已成為新南威爾士州增長最快的火災隱患。新南威爾士州消防救援部門的數據顯示,2024年已發生72起與電動微交通設備相關的火災事故,而過去18個月中,全澳大利亞有超過450起火災與鋰離子電池相關。這些火災往往因"熱失控"現象引發,當電池內部出現制造缺陷、誤用或外部損壞時,會產生短路并釋放大量熱量,從而引發連鎖反應導致火災。
新標準采用分階段實施策略,確保行業有充分時間適應。從2025年2月1日起,在新南威爾士州銷售的鋰離子電動微交通設備必須符合規定的安全標準。值得注意的是,原定于2025年8月1日生效的測試和認證要求已推遲至2026年2月1日,這是對行業反饋的積極回應。
在過渡期內,新南威爾士州公平交易局將繼續進行教育性檢查,幫助企業了解其法律義務。從2026年2月1日起,所有電動微交通設備及其鋰離子電池必須經過測試、認證并標記后才能銷售。違反產品安全標準的行為可能面臨高達82.5萬澳元的罰款。同時,政府還引入了全澳首個針對鋰離子電動微交通設備的信息標準。從2025年2月19日起,供應商必須在銷售時提供清晰準確的安全信息,違反信息標準的行為最高可面臨5500澳元的罰款。
行業組織對這一舉措表示支持。澳大利亞自行車工業協會總經理彼得·伯克表示:"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滑板車是優秀的交通解決方案,能夠改善健康狀況、減少交通擁堵和有害尾氣排放"。澳大利亞汽車協會也對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實施嚴格產品標準、測試協議和認證要求以提高安全性的決定表示贊賞。
新標準要求不同類型的設備符合特定的國際安全標準。對于最大連續額定輸出不超過500瓦的電動自行車,必須符合AS 15194:2016或EN 15194:2017+A1:2023標準;其電池則需符合EN 50604-1:2016+A1:2021、IEC 62133-2:2017或UL 2271標準。
新西蘭標啟動手持式切割機安全標準公眾咨詢
2025年8月,新西蘭標準局宣布,正在就一項重要的澳大利亞/新西蘭聯合安全標準草案AS/NZS 62841.2.22:202X開展公眾咨詢。該標準專門針對手持式切割機的安全要求制定了具體規范,是電動手持工具、便攜式工具及草坪花園機械安全標準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新西蘭標準制定流程的關鍵環節,此次公眾咨詢期通常為8周,旨在讓更廣泛的社區有機會在標準正式發布前審查和評議文件內容。這一透明、協作的標準制定過程確保了標準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也體現了新西蘭在工業安全標準制定方面的嚴謹態度。
手持式切割機作為建筑、制造和維修行業的常用工具,其安全性直接關系到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AS/NZS 62841標準系列已涵蓋多種電動工具的安全要求,包括便攜式墻鋸、臺鋸等設備,此次針對手持式切割機制定專門標準,填補了該領域的標準空白。新標準將為制造商、銷售商、檢驗機構和最終用戶提供明確的安全指導,有助于降低工作場所事故風險。
新西蘭標準局遵循國際認可的標準制定流程,由來自消費者、監管機構、行業協會、研究學術機構等各方利益相關者組成的平衡委員會負責技術內容開發。公眾咨詢結束后,委員會將審議所有反饋意見,并在必要時對標準草案進行修改,隨后進行委員會投票表決,最終由新西蘭標準批準委員會批準發布。
此次咨詢體現了新西蘭在工業安全標準領域與澳大利亞的密切合作,兩國聯合標準的制定有助于促進跨塔斯曼海地區的貿易便利化和安全標準統一。相關企業、行業組織和公眾可通過新西蘭標準局官方網站或在線咨詢平臺參與此次公眾咨詢,為提升手持式切割機的安全標準貢獻智慧。
澳新兩國啟動大規模電器安全標準咨詢
2025年8月,新西蘭標準協會宣布啟動一項重要的公眾咨詢活動,涉及37項澳大利亞/新西蘭聯合采納的IEC國際標準和修訂案,以及一項現有AS/NZS聯合標準的修訂。這些擬議的AS/NZS標準由聯合技術委員會EL-002(家用和類似電器以及小功率變壓器和電源的安全)制定,旨在確保兩國消費者使用電器設備的安全。
聯合技術委員會EL-002在澳新兩國電器安全標準制定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委員會的目標是降低家用電器的安全風險,包括防止電擊、過熱、爆炸、潮濕損害等個人防護,以及確保機械穩定性、防范危險運動部件和火災防護。委員會由來自行業和政府的代表組成,包括認證和認證機構、消費者和零售商利益代表、制造商和工程師、測試和健康安全組織以及電氣監管部門,確保從制造到終端用戶的整個供應鏈都有代表參與。
此次咨詢涵蓋的標準范圍廣泛,涉及現代家庭中常見的各類電器設備。包括干衣機、抽油煙機、水泵、循環泵、按摩浴缸、空氣凈化器、固定式浸入式加熱器、車庫門驅動裝置、百葉窗驅動裝置、加濕器以及門窗驅動裝置等多種家用和類似電器的特殊安全要求。
這些標準的更新基于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的最新技術發展。IEC 60335-1標準是全球家用電器安全的基礎標準,適用于額定電壓不超過250伏的單相電器和480伏的其他電器,包括直流供電電器和電池供電電器。2020年發布的第六版標準引入了重大技術變更,特別是針對網絡安全和軟件管理問題、電池供電產品以及智能家居系統的新安全要求。
隨著物聯網技術和智能家居系統的快速發展,電器設備的安全要求也在不斷演進。現代家電可以通過編程或遠程控制,安全要求需要重新評估,以確保這些產品在技術發展和應用變得更加復雜時仍能安全使用。新標準特別關注了網絡安全風險,為連接互聯網的智能家電制定了專門的安全防護要求。
澳新兩國通過標準協調確保了消費者保護的一致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通過EL-002委員會在IEC相關"母標準"開發過程中的持續投入,確保了兩國公民的健康和安全。EL-002標準被制造商、監管機構、零售商和測試機構用來確保進入新西蘭的電器和電動工具得到正確構造和測試,使用安全。
韓國
Korea
韓國RRA發布更嚴格的網絡攝像頭安全要求
韓國國家無線電研究院(RRA)于2025年8月20日就《終端設備技術標準》的部分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此次修訂旨在提升網絡攝像頭的安全性。
修訂重點如下:
1.強密碼組合要求。
2.登入/接入阻斷機制要求。
3.云服務設備需符合國家標準 KS X 3078,可采用替代性安全認證方式,如密鑰(keys)或令牌(tokens)。
修訂標準預計將在2026年2月20日生效。公眾可在2025年10月20日之前向RRA提交反饋意見。
韓國擬修訂《能效管理設備運行規定》
2025年8月18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提出了《能效管理設備運行規定》的修訂草案。本次修訂將更新多類家電的現有能耗標準,并擴大能效管理設備的適用范圍,涵蓋更多新增品類。相關修訂內容摘要如下表所示: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已就本次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意見提交截止日期為2025年9月10日。
韓國簡化衛星移動通信設備測試標準
2025年8月,韓國國家無線電研究院(RRA)正式發布了關于無線設備適合性評估測試方法(KS X 3123)衛星移動通信無線設備部分的修訂通知,新標準的實施標志著韓國在推動衛星通信技術商業化應用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標準修訂的核心目標是簡化衛星移動通信設備的測試程序,減輕測試機構的運營負擔,并最大限度地減少申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混亂和誤解。KS X 3123標準作為韓國無線設備認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修訂反映了韓國政府對新興衛星通信技術的前瞻性支持。當前,全球衛星移動通信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低軌道衛星(LEO)技術的成熟,傳統依賴地面基站的移動通信正在向天地一體化網絡轉變。這種技術變革不僅能夠覆蓋山區、海島等偏遠地區,更能在自然災害導致地面網絡癱瘓時提供關鍵的應急通信服務。
韓國在這一領域的布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2024年7月,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宣布啟動"6G Society"計劃,旨在加強6G移動通信領域與衛星通信領域的技術交流與合作。該計劃強調,陸地移動通信與衛星通信技術的有機結合將是6G時代實現超空間通信服務的關鍵。衛星移動通信技術面臨的主要技術挑戰包括傳播延遲和多普勒頻移。傳播延遲源于無線電波到達設備所需的時間,而多普勒頻移則由衛星運動導致的通信頻率變化引起。國際標準化組織3GPP在Release 17中定義了新的設備端規范,以應對這些挑戰并支持更廣泛、更穩定的通信能力。
韓國此次修訂KS X 3123標準,正是為了與國際標準接軌,確保韓國制造的衛星通信設備能夠滿足全球市場的技術要求。修訂后的標準將有助于韓國企業更好地參與全球衛星通信設備的研發和生產,提升產業競爭力。在韓國的KC(Korea Certification)認證體系下,所有進入韓國市場的電子和無線電產品都必須獲得強制性認證。對于衛星移動通信設備,制造商需要通過符合性認證(CoC)程序,確保產品符合射頻(RF)和電磁兼容(EMC)要求。
此次標準修訂簡化了測試流程,將使更多的衛星通信設備制造商能夠更快速、更經濟地獲得韓國市場準入資格。這對于推動衛星通信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智能手機集成衛星通信功能成為發展趨勢的背景下。此次KS X 3123標準的修訂,不僅體現了韓國在技術標準制定方面的前瞻性和專業性,也為全球衛星移動通信產業的規范化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隨著更多國家和地區加入到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浪潮中,類似的標準化工作將成為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韓國發布能效補充規定家電產品將執行新標準
2025年8月,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宣布將修訂能效管理相關規定,擬自2025年11月1日起對電動洗衣機、空調(含制冷專用與冷暖型)、電冷熱一體機及多聯/空氣源熱泵系統實施新的能效要求;內置鎮流器燈具的相關要求則自2025年12月31日起執行。根據WTO/TBT通報,社會公眾和利害關系方提交意見的截止日期為2025年9月28日。
此次修訂屬于韓國“能效等級標識與最低能效限值(MEPS)”體系的例行升級,目標是通過更嚴格的效率等級與測試方法,推動高效家電與照明產品的供給,提升用能效率并減少排放。該體系由MOTIE依據《能源利用合理化法》發布具體通知,韓國產業界由能源公團等機構具體實施與監督。在法規推進層面,MOTIE早前以公告第2025-108號對《效率管理器材運用規定》修訂事項進行了行政預告;近期又于2025年8月13日發布了第2025-145號《效率管理器材運用規定》修正公示,更新了總體框架與條款。企業應以正式公布的公告與附錄為準,關注各品類適用范圍、效率等級劃分與對應測試方法的最終文本。
對制造商與進口商而言,關鍵時間節點清晰:面向洗衣機、空調與熱泵類產品的要求自2025年11月1日起執行,內置鎮流器燈具自2025年12月31日起執行;在此之前應完成型式試驗與標簽更新,并評估對產品設計、供應鏈及庫存切換的影響。對于需要提交政策意見的機構與企業,可通過WTO/TBT韓國聯絡點與KATS(國家技術標準院)渠道在9月28日前反饋。
韓國更新車輛網絡安全認證規定
自2025年8月14日起,根據韓國《國土交通部令第1519號》修訂的《汽車管理法》要求制造商建立網絡安全管理體系,并獲得國土交通部的認證。更新后的法規適用于大多數車輛,但不包括摩托車、拖車和緊急車輛。
新法規還提到了車輛及車輛零部件的認證。制造商在導入影響車輛安全或零部件的軟件更新前,必須向國土交通部提交相關文檔。該部門將監督合規性并進行調查。
韓國啟動電氣用具安全管理法實施細則修訂公眾咨詢
韓國技術標準院于2025年7月16日發布第2025-0187號公告,正式啟動《電氣用具及生活用品安全管理法實施細則》部分修訂的公眾咨詢程序。該修訂旨在提升電氣用具安全管理效率,并確保相關法規與當前技術發展和市場實際需求保持同步。
科威特
Kuwait
科威特發布熱水器能效標準草案征求公眾意見
科威特工業公共管理局于2025年7月7日正式發布熱水器能效標準草案,啟動為期兩個月的公眾咨詢程序,意見征求截止日期為9月5日。該標準預計在正式通過后一年生效,標志著科威特在推進家用電器能效管理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作為科威特國家標準化和質量控制的權威機構,工業公共管理局負責制定和監督工業產品標準規范的實施。該局已建立了完善的能效注冊系統,目前已涵蓋空調設備、冰箱冷柜等多類家用電器。此次熱水器能效標準的制定,將進一步完善科威特家用電器能效管理體系,為消費者提供更節能環保的產品選擇。
沙特
Saudi Arabia
SFDA發布關于限制維生素A衍生物在化妝品中使用的通知
2025年8月,沙特食品藥品管理局SFDA(Saudi Food & Drug Authority)向所有出口到沙特阿拉伯的化妝品制造商、進口商以及倉儲管理方發布了一則通知,明確了對維生素A衍生物在化妝品中的使用限制。
根據SFDA最新要求,通知中所列出的三種維生素A衍生物將添加到化妝品的限用物質清單,限制其在身體乳和其他駐留型、沖洗型產品中的含量。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進口或制造違反該通知要求的產品。目前已在市場上流通的產品給予寬限期至2028年1月1日。
以色列
Israel
以色列擬修訂廚房電器安全標準 簡化烹飪設備認證要求
2025年8月,以色列標準機構提出對強制性標準SI 900第2.6部分進行首次修正,該標準涉及固定式烹飪爐灶、灶臺、烤箱及類似設備的安全要求。這項修正案將顯著簡化現行標準的國家偏差條款,為廚房電器制造商和進口商減輕合規負擔。
SI 900第2.6部分是以色列針對家用電器安全制定的重要強制性標準,專門規范電動爐灶、電爐、電烤箱等固定式烹飪設備的安全要求。該標準適用于家庭使用的電壓不超過250伏的單相設備,或指定電壓不超過440伏的三相設備。該標準采用了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IEC 60335-2-6第6.0版作為基礎,確保與國際安全要求保持一致。
此次修正案的核心內容是刪除標準希伯來語部分中的多項國家偏差條款。具體包括刪除第2節中的規范性引用、第7節"標記和說明"及其子章節7.201至7.204的國家偏差要求,以及第10節"功率輸入和電流"的相關國家偏差條款。類似的簡化措施此前已在SI 900其他部分實施,將某些要求從強制性調整為自愿性,反映出以色列在電器安全監管方面日趨務實的態度。
這一修訂對廚房電器行業具有重要意義。在以色列市場,廚房電器種類繁多,從傳統的燃氣爐灶到現代的感應式爐灶,價格區間從數百新謝克爾到上萬新謝克爾不等。簡化標準要求將有助于降低產品認證成本,使更多優質廚房電器能夠進入以色列市場,最終讓消費者受益。
以色列近年來推行進口改革,秉承"在主要發達國家合規的產品在以色列也應該適用"的原則,這項標準修正正是這一改革理念的體現。以色列標準機構SII作為該國最大的技術組織,在政府指導下負責制定和實施各類技術標準,此次修訂體現了其在保障安全與促進貿易之間尋求平衡的努力。
墨西哥
Mexico
墨西哥更新空調能效標準
2025年8月,墨西哥政府正式發布NOM-011-ENER-2024標準,針對中央式、整體式和分體式空調器制定了新的能效要求。該標準將于2025年10月26日后第180個日歷日正式生效,屆時將取代執行近20年的NOM-011-ENER-2006標準,標志著墨西哥在推進節能減排和綠色制冷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新標準由墨西哥國家能源效率委員會(CONUEE)制定,規定了中央式空調器必須滿足的最低季節性能效比(SEER),并明確了驗證合規性所需的測試方法和公共信息標簽要求。該標準適用于電力驅動的管道式中央空調、整體式和分體式空調器,制冷能力范圍為5,275瓦至19,050瓦,包括機械壓縮系統及配備空氣冷卻蒸發器盤管、風冷冷凝盤管的單速和變頻系統。
墨西哥的空調能耗主要集中在一年中最熱的4個月,空調用電量占全國總用電量的10%。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挑戰的背景下,墨西哥建立了完善的暖通空調監管體系,包括墨西哥官方標準(NOM)、能源部(SENER)的能效政策,以及國家能源效率委員會(CONUEE)的最佳實踐指導。
目前,墨西哥對節能空調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政府的能效認證計劃、標簽系統、節能空調激勵措施以及對HCFC制冷劑的禁令都對市場產生了積極影響。同時,智能空調技術的引入進一步提升了空調系統的能效水平。
空調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約占全球排放量的3%,隨著全球變暖和收入增長,對制冷的需求預計到2050年將增長三倍。2024年全球房間空調器市場增長4%,達到1.4058億臺,其中拉美市場在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的推動下實現增長,三國合計占該地區總銷量的77%。
作為北美重要的制造中心,墨西哥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暖通空調制造商投資建廠,LG電子、三星等國際知名品牌紛紛在墨西哥設立生產基地。業內專家認為,更嚴格的能效標準將推動制造商加大技術創新投入,促進高效節能空調產品的普及,為消費者帶來更低的運行成本,同時助力墨西哥實現碳減排目標。
馬來西亞
China
馬來西亞SIRIM已開放5G n79與LTE B31&B39的認證
2025年9月3日,馬來西亞標準與工業研究院(SIRIM)發布了公告SQASI/CMCS/1/25/0004,宣布馬來西亞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MCMC)已允許對IMT頻段31 (450MHz)、頻段39 (1900 MHz) 和頻段79 (4700 MHz)的頻段進行認證,但須遵守以下使用條件和認證要求。
馬來西亞MCMC發布Class Assignment No.2 of 2025
2025年6月24日,馬來西亞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MCMC)發布了文件“Class Assignment No.2 of 2025”,同時撤銷了2025年1月20日發布的“Class Assignment No.1 of 2025”。對比舊文件,該新文件中增加了對于國際移動通信專用網絡無線接入設備的介紹。
上述文件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馬來西亞MTSFB針對四項技術規范草案開啟公眾咨詢
2025年7月11日,馬來西亞技術標準論壇有限公司(MTSFB)發布了《物聯網——功能安全要求》技術規范草案。
該草案規定了物聯網系統的功能安全要求。有關各方可在2025年8月10日前向MTSFB提交意見和建議。
2025年7月14日,MTSFB邀請公眾就以下三份技術規范草案提交反饋意見。
1. IMT-Advanced(第四代)——用戶設備(第二版)
該草案規定了設計或預期用于馬來西亞IMT-Advanced(第四代)公共移動電信服務的用戶設備(UE)的最低要求。4G UE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蜂窩移動終端、手持式、便攜式和車載設備以及射頻(RF)接口卡和調制解調器。
2.IMT-Advanced(第四代)基站
該草案規定了馬來西亞IMT-Advanced移動通信系統使用的 IMT-Advanced(第四代)基站(4G BS)的要求,包括發射特性、接收特性和性能要求。
3.航空無線電通信設備規范(第一版)
該草案規定了用于馬來西亞民航地對空和空對地航空通信的航空設備的最低要求。
有關各方可在2025年8月13日前向MTSFB提交意見和建議。
埃及
Egypt
埃及NTRA宣布停止僅支持3G設備的進口與型式批準
2025年9月1日,埃及國家電信管理局(NTRA)正式向電信設備制造商和進口商發布通知,宣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僅采用3G技術的蜂窩設備將不再獲得型式批準或進口許可。
根據新規,以下兩類設備將被禁止進入埃及市場:
1.僅使用3G技術的設備;
2.同時采用2G和3G技術的設備。
此前,NTRA已于2025年8月26日向Group A實驗室下發郵件,要求實驗室即日起不得為最高支持3G技術的蜂窩設備簽發VoC。值得注意的是,新規定并未影響所有舊制式設備,僅支持2G的蜂窩設備仍可繼續獲得型號核準和進口許可。同時,支持多代網絡的設備,例如支持2G/3G/4G、2G/3G/4G/5G或3G/4G/5G組合的產品,也不在此次禁令范圍之內。
阿聯酋
United Arab Emirates
阿聯酋ECAS認證不再接受IEC 62368-1:2014標準
2025年8月,阿聯酋工業與先進技術部(MoIAT)宣布ECAS認證要求更新:
ECAS認證將不再接受基于IEC 62368-1:2014標準的安全報告,僅接受符合IEC 62368-1:2018或IEC 62368-1:2023的檢測報告。
國際電信聯盟
ITU-T
國際電信聯盟發布減排相關國際標準
2025年6月2日,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局(ITU-T)宣布其“環境、氣候變化與循環經濟”研究組(SG5)已制定兩項關鍵標準:ITU-T L.1472和 ITU-T L.1480,以助力減排與環境行動。
ITU-T L.1472(即將發布)為構建全球范圍內能源使用和排放的結構化數據庫奠定了基礎。該數據庫將包含來自ICT組織的能源消耗與排放數據、基于報告數據的國家層面估算,以及政府官方統計數據。該數據庫將通過為政府、研究人員和企業提供ICT行業環境影響的可靠數據,支持透明報告和更優決策。為推動該標準的實施,ITU計劃啟動試點項目,按照ITU-T L.1472要求收集數據,邀請各國組織參與,為氣候智能型數字化轉型構建可靠基礎。
ITU-T L.1480-2022《實現凈零排放轉型:評估信息和通信技術解決方案的使用如何影響其他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Enabling the Net Zero transition: Assessing how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olutions impac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other sectors)于2022年12月發布,它提供了評估手段,衡量基于技術的解決方案如何助力其他行業減排和節能。通過評估ICT對排放的凈影響,該標準幫助機構和政策制定者識別部署可持續ICT氣候解決方案的機會。ITU-T L.1472和ITU-T L.1480有助于推進全球“綠色數字行動”倡議,其應用可彌合數字創新與環境責任之間的鴻溝,使數字化轉型不僅智能,更具可持續性。
越南
Vietnam
越南修訂《產品和商品質量法》
2025年6月18日,越南發布78/2025/QH15號法令,修訂《產品和商品質量法》(05/2007/QH12)。主要修訂補充內容如下:
1、核心定義與適用范圍
對產品和商品質量、質量管理、產品和商品風險等術語進行了清晰界定。例如,產品是生產過程的產出物,商品是進入市場流通的產品;質量指產品和商品符合標準、技術規范等要求的特性總和。明確該法適用于在越南境內從事產品生產、經營以及其他與產品和商品質量相關活動的組織和個人。
2、質量管理相關規定
根據風險程度,將產品和商品分為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三類,并規定了不同的管理要求。如高風險產品和商品需由指定認證機構進行符合性認證。
明確政府統一管理全國產品和商品質量,科技部是對政府負責的牽頭管理部門,各部門、各級人民委員會在職責范圍內履行管理職責。
界定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構成,包括標準、計量、符合性評估等領域的組織及相關政策規定,并明確其發展方向和要求,如基于數字技術建設、實現數據共享等。
3、各方權利與義務
分別明確了生產者、進出口商、銷售商在產品和商品質量方面的權利與義務。例如,生產者需保證產品質量、公開標準、記錄相關文件;銷售商需提供真實信息、停止銷售不合格產品等。
消費者享有獲取真實信息、獲得賠償等權利,同時需正確使用產品、配合相關處理工作等。
行業社會組織和參與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社會組織擁有提出建議、參與監督、協助解決糾紛等權利,同時需履行宣傳法律、配合管理等義務。
4、質量保證與管理措施
對各環節的質量保證做出規定,如生產環節需符合質量管理體系,進出口產品需符合相關標準,市場流通產品需正確標識等。
明確電子商務平臺上經營的商品需符合質量要求,平臺運營者需履行審核、處理投訴等職責。
5、檢驗與監督
規定了對產品和商品質量檢驗的范圍,包括生產、進出口、市場流通等環節,檢驗方式可采用直接或間接方式,鼓勵運用數字技術。
明確了各級檢驗機構的職責,要求它們相互協作、共享數據,確保檢驗工作高效、統一。
6、爭議解決與責任追究
爭議解決方式包括當事人協商、第三方調解、訴訟等。明確生產者、進出口商、銷售商在產品和商品因質量問題造成損害時的賠償責任,以及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對違反質量相關規定的組織和個人,將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同時需公開違法信息。
該法律自2026年1月1日起生效。對于在法律生效前已進行相關認證、備案等活動的,按原有期限執行;未完成的,按修改前的法律規定執行。
烏克蘭
Ukraine
烏克蘭開放5945 - 6425 MHz并宣布3G淘汰時程
根據烏克蘭內閣在2025年8月13日通過的第976號決議,烏克蘭政府批準了新的頻譜更新,以提升全國的連接水平并與歐盟標準接軌,重點如下:
1. 根據該決議,現5945–6425 MHz頻段已經正式開放,附帶以下使用條件:
2. 同時,政府也確認計劃在2030年12月31日前逐步淘汰3G服務。
烏拉圭
Uruguay
烏拉圭實施燈具能效新法規
2025年8月,烏拉圭政府推出重要的照明能效法規,標志著該國在推進綠色照明技術方面邁出關鍵一步。工業、能源和礦業部(MIEM)于2025年7月21日發布決議,正式將LED燈和白熾燈納 入國家能效標簽系統,要求所有相關產品必須通過認證并貼有能效標簽才能在市場銷售。
新法規要求LED燈必須符合UNIT 1218:2020標準,白熾燈(包括傳統型和鹵素型)必須符合UNIT 1159:2024標準。所有燈具產品都需要通過在烏拉圭監管服務局(Ursea)注冊的國家產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并具備相應的能效標簽。烏拉圭自2009年以來便根據第18597號法律建立了能效標簽系統,該系統對所有受監管的電氣設備都是強制性的,Ursea負責該法律的實施和合規監督。
為確保市場平穩過渡,烏拉圭監管服務局于2025年6月4日發布第225/025號決議,規定從各階段強制實施日期起最多12個月內,允許零售銷售在該階段前進口且不符合新法規要求的現有庫存燈具。這一過渡期安排為制造商和零售商提供了充分的調整時間,避免了市場供應的突然中斷。
尼日利亞
Nigeria
尼日利亞NCC就5925-6425 MHz監管指南開啟公眾咨詢
2025年8月12日,尼日利亞通信委員會(NCC)發布了《關于在尼日利亞使用6GHz頻段較低頻段(5925-6425 MHz)的監管指南草案》,并正式啟動公眾咨詢。
根據該草案,NCC規劃的頻段以及允許的功率和排放限值如下:
有關各方可在2025年9月3日前向NCC提交意見和建議。
歐亞經濟聯盟
EAEU
歐亞經濟聯盟EAEU能效技術法規再次延遲
歐亞經濟聯盟能效技術法規EAEU TR 048/2019最初預定的執行時間是2021年9月1日,后經兩次延遲后預計的執行時間是2025年9月1日。 7月份,應俄羅斯當局的提議,EAEU經濟委員會再次宣布將能效技術法規EAEU TR 048/2019的強制執行日期推遲至2028年9月1日。
此次推遲影響到歐亞經濟聯盟的所有五個成員國——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俄羅斯。
EAEU TR 048/2019對家用和商用的電氣及電子產品設定了能效要求。法規實施后,將要求制造商和進口商在整個歐亞經濟聯盟市場上滿足特定的能源性能和認證要求。 符合性方式分能效認證CoC和能效聲明DoC兩種,分別適用于不同的產品。
需要能效認證CoC的產品:
· Electric lamps
· Fluorescent lamps without built-in control gear,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s, and related control gears
· Directional lamps, LED lamps and related equipment
· Computers and servers
需要能效聲明DoC的產品:
· Refrigeration devices
· Electric induction motors
· Television sets
· Household and office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standby and shutdown modes
· Household washing machines
· Household dishwashers
· Set-top boxes
· External power supplies
· Circulation pumps
· Electric drive fans
· Drum-type drying machines
· Vacuum cleaners
· Water pumps
· Air conditioners and room fans
在實施日期到來之前,歐亞經濟聯盟的經濟委員會將發布更新的法規指引和實施細節,包括制定具體的能源效率標準和制定耗能設備的標簽格式和規則等。
能效技術法規TR 048/2019的延遲也同時將EAEU委員會理事會制定各類能源消耗設備標簽形式和執行規則的生效日期推遲到2028年3月1日。 此外,技術法規相關附件中所規定的一些要求的生效日期也推遲三年。
加拿大
Canada
加拿大ISED更新標準RSS-102.SAR.MEAS, issue 2及RSS-102.SAR.SIM, issue 1
2025年8月15日,加拿大ISED發布了RSS-102.SAR.MEAS, issue 2及RSS-102.SAR.SIM, issue 1的標準更新。
RSS-102.SAR.MEAS, issue 2的主要更新如下:
? 新增了時間平均SAR (TAS)的要求和說明,用于算法審批和最終產品實施,包括無線廣域網(WWAN)、無線局域網(WLAN)、非地面網絡(NTN)和藍牙(BT)。
? 新增了工作頻率為5925-7125MHz的WLAN設備的時間平均吸收功率密度(TA-APD)要求。
? 新增了TAS測量要求,允許使用符合IEC/IEEE 62209-1528標準的陣列 2 級快速SAR系統進行TAS測量。
? 明確了可折疊設備的測試程序。
? 新增了TAS可折疊設備和空間分離天線的要求。
? 新增了多種TAS應用的要求。
? 新增了TAS運動傳感器指南。
? 新增了帶有突出物的設備測試方法。
RSS-102.SAR.SIM, issue 1主要更新如下:
RSS-102.SAR.SIM, issue 1的內容與 SPR-002 issue 2幾乎相同,但有以下不同:
? SAR測量的要求位于RSS-102.SAR.MEAS, issue 1中。
? Nerve Stimulation (NS) 相關測量的要求位于RSS-102.NS.MEAS, issue 1中。
? NS 相關模擬的要求位于RSS-102.NS.SIM, issue 1中。
? 頻率范圍從100kHz擴展到6GHz,并相應調整了介電特性
? 引入了SAM人體模型。
? 明確了不確定度計算的要求。
官網鏈接:
1.https://ised-isde.canada.ca/site/spectrum-management-telecommunications/en/devices-and-equipment/radio-equipment-standards/radio-standards-specifications-rss/measurement-procedure-assessing-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compliance-accordance-rss-102
2.https://ised-isde.canada.ca/site/spectrum-management-telecommunications/en/devices-and-equipment/radio-equipment-standards/radio-standards-specifications-rss/simulation-procedure-assessing-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compliance-accordance-rss-102
巴西
China
巴西推遲實施智能家居設備安全標準
2025年8月,巴西市場監管機構宣布,將PE N8/11:2023標準的生效日期推遲至2026年1月2日,為智能家居設備制造商和進口商提供更充分的準備時間。該標準涵蓋智能家居系統中的關鍵電氣組件,包括電氣安裝中使用的電子開關、調光開關以及各類調光器等設備。
這一推遲決定體現了監管部門對行業實際情況的充分考慮。根據巴西國家計量、標準化與工業質量協會相關法規,電氣設備必須在電壓不超過1千伏、額定電流不超過63安培的電氣安裝中安全使用,且不得對用戶安全構成風險。智能家居設備作為現代電氣安裝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哥倫比亞
Colombia
哥倫比亞CRC劃分5G NR新頻段
2025年6月18日,哥倫比亞通信監管委員會(CRC)發布了第162號通函,主題為《關于終端設備認證符合性技術規范的第二次修訂》。
本次修訂的要點是CRC將Band 7 (2500-2570 MHz/ 2620-2690 MHz)和Band 38 (2570-2620 MHz)劃分用于5G NR技術,并規定了適用的技術標準。同時,通函要求相關設備需符合3GPP及SAR要求。
此外,CRC宣布自上述通函發布之日起廢除2024年第155號通函。